618臨近,生訴買啥大家的產力購物車是否已經塞滿了剁手的商品,不知道有沒有為iPad添加幾件裝備。配件作為一個老iPad用戶,老用這里給大家推薦幾款日常必備的戶告產品,希望能夠給大家提供一點幫助~~ 隨著日常iPad的產力深度使用,對iPad的配件喜愛也越來越深。手上的老用iPad是18款11寸iPad Pro,作為第一款直角邊的戶告iPad Pro,復現了經典的生訴買啥iPhone4的設計,一經發布就耗巨資分期購買了。產力 這幾年iPad的老用更新換代,并沒有讓我產生更換手上18款iPad Pro的戶告沖動,手上的iPad依然很能打。但是最近的一次更換保護殼的經歷,讓我感受到了對18款iPad Pro的不友好。因為22款iPad Pro相機模組的變化,造成保護殼也發生變化,而翻遍網上所有的保護殼,18款的保護殼居然寥寥無幾。 沒有辦法只能購買22款的保護殼,本篇文章就是在這種不忿的情況下寫完的。另外,幾年使用下來手上也有幾件趁手的iPad的配件,雖然不想提及生產力,但是基于這些配件讓iPad能夠處理更多的事情,也讓iPad躋身為隨身攜帶的設備。 本文的配件均是非蘋果原廠配件(太貴、差錢),不說超越原廠的配件,但是足以達到媲美的程度,并且在某些方面反而更突出。 摩米士無線充電觸控筆(必備)強烈建議必備觸控筆,從愛奇藝變成一臺手邊常用的紀錄設備 手上的iPad Pro購買的初衷就是用來寫寫畫畫的,作為寫畫的輸入設備,一支觸控筆是必須的。相比于用手指的觸控,觸控筆無論舒適度還是精確度都不在一個級別上。(戴手套是為了長時間使用防止出汗) 手上也有蘋果原廠的Pencil,這些年用下來能夠與之媲美的我只推薦摩米士的磁吸無線充電觸控筆,功能無差,價格卻只有蘋果的三分之一。兩者之間的筆尖可以互相替換使用。如果已經有蘋果Pencil,可以購買一直作為備用,我一般是出差的時候攜帶。如果沒有,建議直接作為主力觸控筆。 磁吸充電一直一來是蘋果Pencil和其他第三方Pencil之間的壁壘,摩米士突破性的實現磁吸充電功能,并且支持查看實時的電量,這種使用體驗與原裝無異。 傾斜感應是第三方觸控筆實現書寫粗細的方式,通過與屏幕的接觸面積改變輸入的筆刷粗細,這也是書寫和繪畫最常用的特性。這款觸控筆內置傾斜感應器,能夠自由掌控筆畫粗細。 摩米士觸控筆支持筆身的點擊操作,通過點擊筆尾的位置控制iPad的界面,這一點比原裝蘋果Pencil更實用。筆尾長按控制觸控筆開關機,單擊返回主頁面,雙擊進入多任務界面。 雖然支持無線充電之后不會太在意續航,并且就我而言還沒有一次性使用超過50%的電量。本身摩米士就是專業做充電器、電源產品的,觸控筆支持5分鐘自動休眠和9小時超長續航。附帶筆套對觸控筆起到保護作用。 此款觸控筆的筆尖自由可拆卸,經常書寫和繪畫會對筆尖產生磨損。使用的POM材質,耐磨不傷屏。并且可以和蘋果二代Pencil筆尖替換使用,就是蘋果筆尖有些小貴。筆尖耐磨的同時保證輸入靈敏、無延時。 講真的這幾年,第三方筆的性能越來越好,還記得幾年前用的觸控筆還是那種筆頭。摩米士是這幾年使用最滿意的第三方觸控筆,不過在購買前需要注意自己的設備機型是否在支持列表中。 羅技鼠標和鍵盤(碼字必備)作為一名出差狗,背包里面的每一件設備都需要考慮其必要性。為了減少背包里的重量,兼容筆記本和iPad的同時輸入,我選擇了羅技的M590鼠標和K380鍵盤,在輕便的同時能夠滿足輕便需要。 M590能夠支持兩臺設備,電腦和iPad數量正好。K380能夠支持三臺設備,目前在家辦公正好可以作為三臺設備的輸入,大大減少了桌面的空間占用。 賤驢USB-C集線器(數據傳輸)iPad上的接口僅有一個USB-C,充電和傳輸數據共用一個接口,雖然讓iPad的設計更加緊湊,但是也造成了很多傳輸數據上的不便。 購買USB-C集線器就是為了讓iPad能夠更方便的傳輸數據,之前喜歡拿iPad看相機上的相片,直接拿集線器就可以讀取讀卡器。 摩米士旋轉折疊支架(重度使用必備)這是朋友推薦的一款支架,經過長時間的使用發現對移動設備非常友好,這里也推薦給大家。長時間使用iPad,跟用電腦一樣,調整iPad的高度,防止頸椎疲勞,支架就顯得非常重要 支架本身是全鋁合金材質,整體采用深空灰的配色,加上磨砂的處理,在桌面上擺設是非常有科技感的。 支架可以進行折疊,雙列轉軸可以180°隨意調節,一個轉軸調節高度,一個轉軸調節角度。完全折疊后的支架方便攜帶。 支架可以放置手機和iPad等移動設備,在使用鍵盤輸入時格外搭配,高度和輸入的效率大大提高。 支架的一些細節也到位,比如避線設計、散熱設計、硅膠防撞設計。 這款支架非常魔性的一點就是其旋轉的聲音,支架能夠360°旋轉,機械旋轉發出的“噠噠”聲非常解壓, W&P保護套(粗心黨必備)保護殼算是iPad的消耗品,之前的保護套在使用2年后已經開始掉皮了。雖然選購保護套的過程并不順利,不過最終買來的W&P保護套非常滿意。 建議大家購買保護套首選三折殼,能夠支持35°角和65°角,對于追劇和書寫更加友好。 這款還支持磁吸分離,分離之后拿在手上閱讀輸入、玩游戲的手感更佳。并且可以與保護殼形成65°角豎屏模式,解鎖更多使用場景。 唯一需要注意的是這款保護套的攝像頭開槽是22款的,安裝在18款上會有大片空余空間,并不影響使用,不介意的同學直接忽視,有強迫癥的請看下面這款產品。 相機貼(18款折騰黨推薦)因為每次看到保護殼和相機之間的空白位置都覺得不舒服,就想起了萬能的某寶。在網上搜索了半天終于找到了一款“掩耳盜鈴”的產品——鏡頭膜。記住關鍵字iPad Pro2018鏡頭,當時在網上可是搜了半天。 產品唯一的作用就是把18款的相機改成外觀與22款一樣,并無法成為多攝像頭,并且不會影響閃光燈的使用。 最后其實每個人對于iPad都有自己的看法,前幾年宣揚的“生產力”讓很多人對iPad產生過高的期許。但是不可否認的是現在的iPad搭配一些配件真的已經成為我的日常設備,在一定程度上能夠優秀地解決一些“生產力”問題。 作為一名18年款iPad的用戶,幾年的使用也讓我有了一套自己的“生產力”配件,在此推薦給大家,如果大家有好的產品也歡迎大家留言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