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網北京6月7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研究所(中科院高能所)6月7日發布消息說,中國中源中輻照譜該所建于廣東東莞的散裂收大科學裝置中國散裂中子源的重要研究平臺“中子輻照譜儀”,近日已通過驗收,大氣將為眾多高科技領域和行業的儀通產品研發與制造,提供先進的過驗大氣中子試驗環境和大氣中子測試與科研平臺。 大氣中子輻照譜儀由散裂中子源科學中心與工業和信息化部電子第五研究所共同建設,中國中源中輻照譜是散裂收中國國內首臺大氣中子地面模擬加速測試平臺。 大氣中子輻照譜儀建成后,大氣將為新型半導體器件、儀通大規模集成電路、過驗高可靠電子設備、中國中源中輻照譜新型功能材料、散裂收生物輻照效應、大氣核數據測量等提供大氣中子試驗環境,儀通為中國在航空、過驗航天、通訊、能源、電力電子、現代交通、醫療電子及高性能計算等領域的高可靠電子信息系統研發與產品制造,提供一個先進的、功能強大的大氣中子測試與科研平臺。 中科院高能所介紹說,中國散裂中子源從2011年開始規劃大氣中子輻照譜儀并建設靶站內大氣中子專用孔道,在廣東省科技廳的資助下,大氣中子輻照譜儀于2018年開始建設,于2022年4月2日成功出束,并開展束流譜儀聯合調試、中子束流參數測量以及輻照效應驗證實驗。 6月6日,廣東省科學技術廳組織專家對“基于中國散裂中子源的大氣中子輻照譜儀試驗平臺”進行驗收,由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副所長夏佳文研究員領銜的驗收專家組一致同意該項目通過驗收。 驗收專家認為,基于中國散裂中子源,利用已規劃和建設的靶站大氣中子孔道,建設了大氣中子輻照譜儀試驗平臺,高質量完成各設備的設計、研制、安裝、調試與譜儀聯合調試,完成預定任務,達到項目建設指標;與世界同類設施相比,中國散裂中子源建成的中子輻照譜儀,其中子性能更接近大氣中子真實環境的能譜,具有中子通量高、通量調節范圍寬、束斑尺寸大且調節靈活等特點;中子輻照譜儀項目組在寬能區脈沖中子輻射場測量、強輻照環境下中子束調控、高能中子屏蔽、大氣中子輻照效應測試平臺等技術上實現了突破,對中國國內相關工作的開展具有較好的參考價值。 據了解,物質結構決定了物質性質,散裂中子源就像“超級顯微鏡”,是研究物質微觀結構的理想探針,幫人類揭開微觀世界的神秘面紗。中國散裂中子源是繼英國散裂中子源、美國散裂中子源和日本散裂中子源之后,全世界第四臺脈沖型散裂中子源。 中國散裂中子源是各種高精尖設備組成的復雜整體,觀測對象的尺度能達到分子和原子層級。它包括一臺直線加速器、一臺快循環同步加速器、一個靶站,以及多臺供科學實驗用的中子散射譜儀。(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