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牛夢笛 喜歡看網絡劇片的網標觀眾最近肯定都注意到了一個變化:上線播出的網絡劇片在正片前新增了“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片頭。這一片頭以“網絡視聽”四個字為主體圖,人民日報以朱紅色為底色,評論片時長5秒,對網放置于節目片頭開始部分。絡劇從6月1日起,什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對網絡劇片正式發放行政許可,網標這意味著,人民日報網絡電影、評論片網絡劇、對網網絡動畫片、絡劇網絡微短劇等國產網絡劇片的什影“上線備案號”被“網標”所取代。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件事。網標 ![]() 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改變了文藝形態,人民日報催生了一大批新的評論片文藝類型,也帶來文藝觀念和文藝實踐的深刻變化。近年來,我國網絡文藝蓬勃發展,產業規模迅速擴大,創作生態不斷優化,用戶數量顯著增長。豐富的網絡視聽內容創意迸發、佳作迭出,呈現出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2017年,原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就發布通知,要求網絡視聽節目與廣播電視節目“同一標準、同一尺度”;如今,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引入發行許可證制度,在網絡視聽領域確立了更嚴格、更規范、更明晰的行業標準,建設管用長效機制,這將有助于進一步提升網絡劇片制播專業化、規范化水平,吸引更多專業機構和優秀人才向這一領域流動。 網絡劇片是觀眾喜愛的重要視聽文藝形式,也是網絡視聽產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統計顯示,截至2021年12月,我國網絡視頻(含短視頻)用戶規模已達9.75億,占網民數量94.5%,產業規模達9468億元。在網絡視聽成為滿足社會文化需求重要領域的當下,《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的發放可謂牽一發而動全身,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從產業內部走勢看,面對高標準、嚴把關的政策環境,網絡視聽內容將加速“改頭換面”,以品質的迭代升級,倒逼傳統視聽內容推陳出新;從影視業發展趨勢看,經歷強弱項、補短板的過程后,我國影視市場競爭將更具活力、更加有序,產業結構和生產水平也將進一步提升??梢哉f,“網標”時代的來臨,正推動影視業朝著實現自身高質量發展的目標不斷邁進。 發行許可證制度對優質網絡視聽內容展現路徑的明確,對作品正當權益的維護,提振了不少從業者的創作信心,也會推動更多叫好又叫座的網絡文藝精品持續涌現。曾經一段時間,網絡劇和網絡電影被貼上了“粗制濫造”的標簽,無序發展讓網絡視聽領域成為一些低劣內容的“避風港”,在電視臺播不了的片子就拿到網絡視聽平臺播出、上不了院線的電影就挪到網絡端發行的現象時有發生。如今,優質視聽內容得到更加制度化的保障,網絡文藝工作者更需要苦練內功,進行自我提升。摒棄跟風創作、粗制濫造的浮躁,從火熱的現實生活中、先進文化中尋找源頭活水,努力提高故事講述水平和劇本創作能力,不斷增厚網絡劇片的思想內涵、社會價值,才能使作品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贏得更多觀眾的關注和喜愛。 ![]() 網絡視聽行業扎根于網絡,成長于網絡。移動互聯網快速發展、智能終端迅速普及、移動5G技術廣泛運用,讓網絡視聽成為文藝消費的主要形態之一,也讓眾多網絡劇片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彰顯時代風貌的重要媒介。應當看到,有了《網絡劇片發行許可證》后,更多體量靈活、題材豐富、語態年輕化的網絡視聽精品可以發行至海外,方便外國朋友了解中國社會生活和歷史文化的魅力。相關從業者要深刻理解把握互聯網發展的基本邏輯、網絡用戶特點與核心需求,充分發揮網絡視聽產品的內容優勢、形態優勢、媒介優勢,向世界展現可信、可愛、可敬的中國形象。 網絡劇片啟用新身份,行業發展呈現新氣象。主動適應新的政策要求,才能有效助力廣播電視和網絡視聽文藝創作生產實現良性循環、高質量發展。期待網絡劇片精品云集、佳作不斷,與傳統影視劇齊頭并進、各展所長,更好滿足觀眾的刷劇需求,為人們的精神文化生活增添光彩。 這正是:規范發展風正勁,持證“上崗”氣象新。 |